在中国古代的礼制文化中,流苏扮演着重要的礼仪象征角色。不同形状的流苏通常象征着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和财富状况。历史上最高等级的流苏应该是古代帝王冕冠上前后悬垂的冕旒,采用彩线穿织的珠玉制成,前后共计12旒,每旒12珠。对于王侯将相等,冕旒的数量和材质是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志。对于后宫女子如太后、皇后、太子妃、以及不同品阶的诰命夫人等,其佩戴的步摇,其形状和质地也需要与身份地位相符。同样,在仪仗队伍的车马上也需要如此,以应对不同的身份地位。例如汉代的天子车马前后可以用“五彩”或“析羽”流苏,而驸马和皇太子则佩戴“左右赤珥流苏”。流苏不仅是古代的装饰品,如今已经成为生活装饰和艺术审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。尽管时间已经使礼仪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,但流苏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仍然延续至今。在现代服饰和首饰设计中,流苏被运用得非常巧妙,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感。